供熱公司“冬病夏治”檢修忙通遼
工人檢修換熱站。
工人正在更換新閥門。
工人下閥門井進行檢修。
天一冷,老百姓自然會想起供暖企業(yè)來。但現在正值盛夏酷暑,不少市民更好奇了:停暖期,供熱公司都在忙點兒啥?
日前,記者從通遼熱電公司了解到,為更好地完成今冬明春的優(yōu)質供熱任務,確保今冬供暖期供熱管網運行安全穩(wěn)定,通遼熱電公司及各分公司現已全面進入繁忙繁瑣的熱網設備大修改造和維護期。從今年5月10日起,直到7月10日結束,為期2個月的熱網設備檢修治理工作現已全面鋪開。
6月15日上午,記者來到通遼熱電公司二分公司所屬一號換熱站。此時工人們正在對站內的循環(huán)泵、電機、閥門、換熱器等設備進行檢修。據供熱二分公司一所所長王卓然介紹,該換熱站是我市最大的換熱站,承擔著老城區(qū)100萬平米供熱面積的供暖。每年供暖期內,換熱站24小時不停運轉;停熱期間,由工人對其進行嚴格檢修。換熱站的主要作用是對熱源側一網水進行換熱,通過調溫調壓再輸送到用戶家中。大修期間,一所全部29名工人要承擔45個換熱站的檢修,僅一號換熱站就需要11名工人負責。工人們加班加點作業(yè)已屬常事。
在建國路霍林河大街交匯處偏西30米路北,供熱一分公司三所副所長紀明宏帶領3名員工正在對北線直供網的一個分段門進行定期檢修養(yǎng)護。該分段門承擔著附近約60萬平米的供熱面積,一旦這里出現問題,從和平路至永安路兩線道北約五十棟樓將全部停熱。檢修期間,工人們負責檢查閥門開關是否老化損壞,管道盤根是否漏泄,門柄是否脫落,一旦發(fā)現問題及時登記匯報,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維修更換。僅紀明宏一人就負責300多個閥門井。閥門井深約3米,內部空間小,最多能容納2人,工人在井里作業(yè),隨時會磕碰。夏天井下溫度經常會達到40℃,工人還會面臨窒息的危險。
與此同時,在民大東區(qū)南門對面的科區(qū)政府換熱站一網總井處,工人們正在為該井更換新閥門。這兩個閥門是去年冬季供暖運行時發(fā)現有關閉不嚴和內漏現象,停暖期間,熱電公司向市有關部門積極申請破路手續(xù)開井換閥門。據悉,該閥門可帶動包括科區(qū)政府、體委小區(qū)、網球場等地共10萬平米的供熱面積,再有不到半個月,工程即將完工。
據了解,通遼熱電公司面對煤價漲幅巨大、電價下調、材料成本費用增加、環(huán)保投入不斷加大等嚴峻的經營形勢,積極爭取到1416萬元資金,用于全市熱網設備檢修、換熱站改造等項目。本次檢修根據上個采暖期設備運行和供熱情況,新建閥門井27座,換熱站改造16座,172個項目,更換閥門、補償器395臺,常規(guī)檢修檢查項目9277項。為保證檢修質量,公司提前制定熱網檢修方案,參與檢修作業(yè)人員230多人,從檢修進度、技術標準、安全管理、質量管理等各方面全過程監(jiān)督控制,確保今冬明春供熱設備安全穩(wěn)定運行優(yōu)質供熱。
自2月份起該公司對熱網進行摸底普查,對熱網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4月20日供熱結束后,立即著手制定熱網大修計劃,明確工作任務,積極狠抓落實。此次大修計劃更換閥門269臺;常規(guī)大修閥門8633臺;補償器檢查126臺;電機檢測760臺;一、二次網除污器檢查394臺;換熱器檢修解體、板片清洗、蓋板回裝緊固等237臺;換熱站水泵檢修、熱網、換熱站改造等其它12項447臺/座。對照大修計劃中6項安全目標、5項管理目標,通過本次檢修,達到100%項目完成率及設備完好率,人員的素質、技能得到進一步提高,為下個供熱期設備的正常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已完成檢修進度超過70%。
1.內蒙古社區(qū)報遵循行業(yè)規(guī)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內蒙古社區(qū)報的原創(chuàng)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內蒙古社區(qū)報",不尊重原創(chuàng)的行為內蒙古社區(qū)報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內蒙古社區(qū)報編輯修改或補充。